疫情之下,如何看待众多公司的裁员降薪行为?
1、对于公司降薪裁员行为,我们应该采取理性的态度。首先,我们必须意识到疫情是不可预测的和无法控制的,它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。因此,一些公司不得不采取措施来保持生存和稳定,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员工和客户。其次,公司采取降薪和裁员措施并不意味着公司不关心员工的生计和福利。
2、借疫情的影响故意裁员降薪。这种公司本身并没有受到疫情的明显影响。但对这类公司来说,疫情好像是春药一样让它们兴奋了,找到了渴望已久的降低成本的方式。于是开始裁员,对留下的人也大幅降薪。
3、职场新人应保持适当的辞职心态。面对可能的裁员或降薪,允许自己有短暂的情绪调整期。如果遇到工作上的困难,不必过分焦虑;如果任务无法按时完成,记住工资还是会照常发放,而且失业会有赔偿作为补偿。即使选择裸辞,也要相信凭借自己的辛勤工作,定能找到更佳的机会。 重视身心健康,这是首要任务。
4、经过疫情以后,越来越感觉身体健康比什么都重要,现在整体大环境都不好,找工作难、裁员、降薪都是很正常的事,不要过多在自己身上找原因。
5、裁人减薪是当前最直接节省成本的办法。现阶段疫情时下,不论是公司还是个人,不可以刻舟求剑,应当为自己考虑退路。时下销售市场危机四伏,干等不是办法,我们必须要跳出舒适区,展现自己水平,给自己挑选另一个收益方式。
6、员工因病或非因工负伤不能从事原工作或新安排的工作,或不能胜任工作的。转岗培训后仍不能胜任工作,或客观情况发生变化,劳动合同无法履行。根据《劳动合同法》的相关规定,经济性裁员,企业应当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;如果员工通过协商提出终止合同,法律对经济补偿没有明确规定。
全国降薪意味着什么
1、普遍降薪反映了当前社会经济状况下的收入再分配努力,旨在缓解经济压力,同时激励社会各界共同努力,推动社会公正和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。
2、当然,降薪并不意味着一切都会变得黯淡无光。在调整薪资的同时,各地也将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障员工权益,确保员工的生活质量不受影响。例如,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、加大住房保障力度、提高公共福利待遇等。这些措施将有助于缓解员工的压力,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。
3、全国公务员降薪是真的,下调幅度在15%到20%之间不等。此举是为了让当地有更多资金投放到公共事业中。公务员的工资下调是暂时的,一旦经济好转,预计公务员工资会有上调的趋势。 关于公务员薪资下调的消息,预计将在2024年实施。内部人员已经对此作出了回应。
4、全国公务员降薪是真的,下调的幅度在15%到20%之间不等。公务员的工资下调是为了当地能够有更多的资金投放到公共事业中,相信只要在经济好转的情况下,公务员的工资还是会出现上调的趋势。
5、医疗资源不均衡:有些地区的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,导致医生的薪资不平等。一些地方的医疗机构可能因为缺乏资源或医生供过于求而降低薪资,而其他地区可能会提供更高的薪资来吸引医生。这种不均衡可能导致一些地方的医生薪水较低。
6、我们或将迎来全面降薪时代!这不是危言耸听,而是结合当下的种种迹象来看,真的很难让人不悲观。网约车饱和 最近 多地相继发布网约车市场运力饱和预警,提醒大家要谨慎入行。据全国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统计的数据,在2020年10月时,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255万本。
疫情期间公司会降薪吗?
1、因为疫情影响,企业可能会面临一些困境,向员工说明情况,员工自愿协商一致降薪,法律层面是允许的。但这种协商需员工签字确认,强制通知决定员工集体降薪,不合法。企业因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,可以通过与职工协商一致采取调整薪酬、轮岗轮休、缩短工时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,尽量不裁员或者少裁员。
2、法律主观:用人单位在疫情期间如果生产经营困难的,在与员工协商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可以降薪,是合法的。此外单位还可以依法与员工协商采取轮岗轮休、缩短工时等方式来应对疫情。
3、如果企业未因疫情导致生产经营发生困难,员工在家办公提供正常劳动的,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标准支付工资,不能因为改变工作地点而减低薪酬。因无需外出,企业不再发放交通补贴,具有合理性。如企业因疫情有停工停产的情况,可以根据人社部《通知》的规定,企业应与员工充分协商,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可以降低薪酬。
本文来自作者[林语嫣]投稿,不代表快上岗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cn.kuaishanggang.cn/keji/202504-5235.html
评论列表(4条)
我是快上岗的签约作者“林语嫣”!
希望本篇文章《疫情减薪的多吗(疫情期间减薪与赔偿金)》能对你有所帮助!
本站[快上岗]内容主要涵盖:国足,欧洲杯,世界杯,篮球,欧冠,亚冠,英超,足球,综合体育
本文概览:疫情之下,如何看待众多公司的裁员降薪行为? 1、对于公司降薪裁员行为,我们应该采取理性的态度。首先,我们必须意识到疫情是不可预测的和无法...